全部 行为习惯性格心理性教育
  • 孩子独立性要从小培养
    孩子独立性要从小培养

      【新闻回放】   备30双袜子给儿子上大学换洗   枝江市仙女镇一男生考上湖北科技学院(位于咸宁市)昨天,该男生妈妈谭女士担心儿子生活不能自理,竟给儿子备了30双袜子换洗,还约定一个月后到学校为儿子做次总清洗。   谭女士说,儿子小涛(化名)今年18岁。小涛读初中时,她觉得孩子还小,没让孩子做洗衣、洗袜这些事;上高中后,又觉得学习压力猛增,更没让孩子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家务事上,孩子的一切生活起居,都由父母包揽。可眼下,儿子就要报到,基本生活技能一窍不通,这让她不免担心。所以决定,“先给他准备30双袜子。让他一天换一双。一个月后再派人到学校去大扫除...       孩子独立性培养应从小抓起   目前在我国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往往导致父母对孩子过度宠爱,从而导致了过度保护和过多限制的问题。每个家长都愿意自己的孩子果敢、刚毅,有很强的独立性

    标签:性格心理
  • 宝宝变的孤僻和选保姆不好有关系吗
    宝宝变的孤僻和选保姆不好有关系吗

      请个保姆来减轻育儿负担,是许多年轻爸爸妈妈的选择,可是保姆在幼儿成长中的影响,却往往被父母忽视了。常有这种情况:父母的性格都比较活泼、开朗、善于交际,而他们的孩子却文静内向不善于跟人和睦相处,原因是与他朝夕相处的保姆的性格正是如此。还有的幼儿甚至连处世的态度、说话的语气都酷似保姆。由此可见,保姆的性格很有可能为幼儿的性格打上深刻的烙印。   曾经接触过这样一位保姆,她来自偏远农村,今年21岁。她说自己选择这份工作,纯粹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可是刚给一个1岁半的男孩做了几天保姆,就被辞退了。问及原因,她说人家嫌她不会笑,对孩子总是冷冰冰的。她委屈地说:“我觉得自己也没做错什么呀,他们让我做的,我都尽力做好了,照顾孩子吃好、喝好、睡好。孩子又不是我的,干嘛让我总对他笑,再说,我也笑不起来。”   这位保姆到到现在仍没有意识到自己被辞退真正原因,那就更谈不上如何让她

  • 警惕BB遭遇“另类饥饿”
    警惕BB遭遇“另类饥饿”

      我们在肚子饿的时候,饥饿感就会出现,这是“物质饥饿”,人类还有另一种饥饿——精神饥饿。宝宝有精神饥饿吗?有的!宝宝出生后随着脑的迅速发育以及与外界的广泛接触,不仅身体在长大,精神活动也开始萌芽,如果宝宝有“精神饥饿”,会累及他们的体格与智力发育。   心理饥饿   宝宝的最高心理需求,莫过于父母之爱了,尤其是母亲之爱。当他们一听到母亲的声音或看见母亲的微笑时,不是伸出小手就是咿咿呀呀地叫着,甚至用哭声来“要挟”,要求妈妈为他敞开怀抱。如果需要搂抱的愿望得到了满足,哭声就会嘎然而止,脸色随之“由阴转晴”甚至“彩霞满天”。   对此,美国一位婴儿心理学家解释道:当宝宝被母亲抱在胸前时,母婴之间就建立起一种最具安抚功能的接触—&md

  • 父母不可以让宝宝有说谎的心理
    父母不可以让宝宝有说谎的心理

      孩子说谎大多不含恶意,有的可能是因为自我保护意识,害怕被责罚,或为了赢得大人的注意、分不明白现实与幻想等因素,才会说谎。所以父母应理清孩子不诚实的原因,并增强其对的行为,如此一来,养成孩子诚实的习惯并不难。   孩子为什么要说谎   孩子说谎常常令父母感到头痛,专家表示,一般来说,学龄前后的小朋友尚未发展出明确的道德观,在他们的认知能力范围中,并不清楚“真的”与“假的”、“对的”与“错的”之间差别在哪里。在他们的世界里,只要能让自己舒服、高兴的事就是“对的”,而能避免父母生气与责备的事就是“好的”。   以下归纳几点孩子说谎的原因。   1、赢得大人的注意   六岁之前的孩子,在他的世界里除了自己就是父母,因此在父母互动的过程中,孩子

    标签:性格心理
  • 孩子为什么会变得自私 是什么让孩子变得那么自私
    孩子为什么会变得自私 是什么让孩子变得那么自私

    长辈过于溺爱纵容孩子 在家里被替代包办习惯了的孩子,他会误以为他就是世界的中心,凡事以自己为考量,就考虑不到别人的需要与感受。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特别是祖辈和父母众星捧月的态度,助长了孩子的独占欲,强化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 父母的错误教育 父母的教育方式错误,有的父母在孩子犯了错误以后,通常会对孩子斥骂和讽刺,孩子受到父母打击,既害怕,又受伤,就会躲起来自己默默承受,继而也会变得自私起来。 父母的榜样 如果父母也是自私的性格,孩子受父母的影响,自然也很自私。因此父母想要孩子不自私,就要做好示范,不要让孩子从父母这里学到不好的言行。 年龄特征所致 在幼儿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最初阶段,他们心理活动都单纯围绕自我出发,接触、了解与自己紧密相

  • 孩子性格孤僻没自信怎么办
    孩子性格孤僻没自信怎么办

    孩子性格孤僻没自信怎么办?孩子性格孤僻没自信跟家庭环境和父母的影响很大,家长知道吗?接下来看看这篇文来了解一下关于孩子的性格问题。 如今很多90后都成为宝妈了,但是会带孩子的90后宝妈却是少之又少。因为多数的90后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被父母溺爱的不在少数,有些90后,根本都没有从自己还是个孩子的角色中转变过来,一下就有了宝宝,就感觉非常不适应,对于孩子所犯的错误无法正确认识,不能正确引导。从而这样的教育,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其不利影响到底有哪些呢? 1、家长与孩子感情不好 家长如果不接纳孩子,那么孩子就会叛逆,与父母关系不好,孩子对父母不信任,父母对孩子也缺乏包容心,久而久之,家长和孩子的感情就不可能好,甚至感情还会变得越来越淡。 2、孩子缺乏自信 家长不接纳孩子,容易造成孩子从小就缺乏自信心,对于孩子来说,如果自己最

  • 如何培养孩子健康的情绪?
    如何培养孩子健康的情绪?

                         怎样培养孩子健康的情感:   1、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使孩子身心感到愉快。孩子的情感是在活动中培养起来的,爸爸妈妈平时可多安排一些游园、游戏等活动,来丰富孩子愉快的情感体验,培养孩子的积极情感。同时要根据孩子生理、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作息制度。这样,不仅有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还能使孩子积极、活泼、朝气蓬勃、情绪欢快。   2、注意爸爸妈妈的表率作用。孩子的情感容易受“传染”,父母良好的情感特征,特别是和睦的生活气氛,来“熏陶”孩子,使孩子成为一个情感健康丰富的人。   3、利用文

  • 3岁前的宝宝最需要父母的陪伴
    3岁前的宝宝最需要父母的陪伴

      3岁前的宝宝是最需要父母的陪伴的,因为孩子在3岁前各方面的形成对日后来说十分重要,亲亲宝贝小编建议,如果条件允许的话,父母应该花大量的时间来陪伴宝宝,不要让老人、保姆全权照顾,或将孩子放到幼儿园。   1、3岁前最好把孩子留在身边   白天家长工作繁忙,将孩子托给幼儿园或者家里老人照顾也是无可奈何之举。但是3岁前是孩子性格、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家长角色的缺失不但不利于孩子的启蒙教育,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也有消极影响。   在孩子的眼睛里,爸爸如山一般雄伟,妈妈似海一般温暖,爸爸妈妈是无可替代的。3岁前孩子需要感知到父母的爱,获得安全感。即使工作再忙,爸妈每天也应该保证两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和宝宝呆在一起,聊聊天、做做游戏,参与孩子每个阶段的成长,不错过与孩子快乐的每个时刻,这你和孩子最最珍贵的财富。   2、妈妈篇:宝宝两三个月能认出妈妈   宝宝在两三个月时,就能感知到

    标签:性格心理
  •                               独生子女的五种心理偏异
    独生子女的五种心理偏异

      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相对宽裕,有可能为孩子提供较好的生活、学习条件。但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独一无二,若教育不得法,容易出现一些心理偏异。  1.父母和祖辈的溺爱娇宠,容易使孩子变得自私,凡事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从不知为别人着想。  2.对“独苗苗”百般袒护,长者不愿约束孩子。孩子在家庭这个最早加入的社会结构中,未能养成尊重长辈、遵守纪律的自觉性,而是任性骄横,家庭成员关系颠倒,走向外部社会也不懂得尊重别人。  3.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为伴,幼时缺少与小伙伴一起游戏的集体活动,既不易养成与人协同合作精神,又缺少竞争性,所以社会适应能力差,容易形成孤僻、缺少热情的个性倾向。  4.在家里,父母代劳独生子女的许多本应自理的工作,易于形成依赖性,自主精神和自主能力都差,也缺少劳动自觉性。  5.家长望子成龙,请家庭教师,买钢琴,成天逼孩

  • 幼儿习惯和教育模式的养成
    幼儿习惯和教育模式的养成

                   幼儿生活习惯及养成教育模式   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一是尽管幼儿对外界各种事物充满了好奇,渴望独立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但他们从事独立活动的经验及能力水平远跟不上他们的需要,这使得我们在制订、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考虑以游戏为主,寓教育于游戏之中,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二是幼儿各种心理过程常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而抽象概括性和随意性只是刚刚开始发展,因此,在建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时,应尽可能具体化、形象化,具有新颖性。如通过他们所熟悉的动画人物、故事、游戏等来完成教育活动及功能。三是幼儿在这一时期已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这使得我们在幼儿阶段通过心理健康教育

  • 宝宝的笑容
    宝宝的笑容

            宝宝的第一个笑容通常是对逗他的人(妈妈和爸爸)的回报。据迈阿密大学的教育心理学教授多雷士•伯根(Dris Bergen)说,父母的鬼脸、可笑的声音会让宝宝觉得有趣并兴奋起来。当父母发出有趣的声音,他们的情感电波会传递给孩子,孩子会因此感到安全和满足,他会手舞足蹈地笑。   一段时间后,能够令婴儿咯咯大笑的是身体上的快乐:父母边拍他的肚子,边发出砸舌头的声音;搔他的脚底板;把他举起来,轻轻地在空中抛。大约4个月的时候,孩子会因为他所看到和听到的事物而微笑,当你夸张地瞪大眼睛,张大嘴巴,并发出“突、突”的声音时,他会因为这种极其简单的傻动作而咯咯大笑。   宝宝咯咯笑的时候意味着他正在享受,但此时他对幽默还没有真正的意识,在接下来的6个月中他会逐渐形成对幽默的辨认能力。 起初的笑   幽默感的

  • 孩子为什么爱唱反调,这是什么心理?
    孩子为什么爱唱反调,这是什么心理?

    孩子爱唱反调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孩子总喜欢跟父母唱反调呢?孩子跟父母唱反调是什么心理? 壮壮快4岁了,一直挺听话。可是最近不知怎么回事,爱和爸爸妈妈顶嘴。比如叫他帮妈妈拿个东西,他根本不听,还会还嘴说让妈妈自己拿。说好的只玩半个小时就回家,时间到了就是不认账,而且嘴上还一边说着“我就是不回去”一边跑得远远的,要不就是赖地上不肯起来。真让我头痛。 专家解读 3~4岁的孩子,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上升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各方面的能力都在发展,孩子自己也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觉得自己变得能干了。因此这时候,孩子对事情有了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力,也开始强调自己的想法和意志了。当孩子的想法和父母的想法产生冲突时,孩子就会变得爱顶嘴、爱唱反调,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父母觉得孩子越大越不听话的原因。 孩子不听话、唱反调一般会有几种情况。

  • 教你3个方法,培养孩子的安全感
    教你3个方法,培养孩子的安全感

    教你3个方法,培养孩子的安全感,如何培养小孩的安全感,婴儿在能完全理解情感前就已经在经历、表达及接受情感了,这些技能是孩子应付更复杂的社会的基础,那么家长应该如何理解孩子在各个阶段的情感发育呢? 教你3个方法,培养孩子的安全感 孩子在成长发育期间需要一些安全感来为孩子保驾护航,让孩子更健康的成长。缺失安全感的孩子,容易心理敏感,久而久之,心理压抑,进而对孩子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家长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但如何培养孩子的安全感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如何让孩子拥有足够的安全感。 一、拒绝欺骗 很多时候孩子如果犯了什么错或是不够听话,经常会听到大人吓唬孩子:什么大灰狼啊、鬼抓小孩子啊、坏蛋等等。这种吓唬,以欺骗为本质,对孩子造成心理伤害,久而久之,孩子也不会有太多的安全感。因此,在日常的生活交流中,要注意与孩子的交流方式,不要采取欺

  • 孩子支支吾吾不爱说话是性格缺陷?不要慌,家长从这三点入手
    孩子支支吾吾不爱说话是性格缺陷?不要慌,家长从这三点入手

    原标题:孩子支支吾吾不爱说话是性格缺陷?不要慌,家长从这三点入手 今日问题:孩子不爱是性格上的缺陷吗? 每个宝宝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有一段牙牙学语的时期,这段时间让父母欢乐不断,但是如果宝宝不说话,甚至一岁以上,还是不愿意说话,那么父母就要引起重视了,探查下,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宝宝都一岁了,不喜欢说话,要急死家长了 孩子支支吾吾不爱说话是性格缺陷?不要慌,家长从这三点入手。 小丽是一个年轻的妈妈,宝宝降生小丽满心欢喜,每天都把孩子照料的很好,到了一岁左右,小丽发现了宝宝一个问题,就是宝宝不爱说话,平时让他叫爸爸、妈妈他还都不会叫,更别说让他叫其他的人,或是认一些物品的叫法,这让小丽着急了,每天都在想办法怎么让小宝宝发声,想让他跟正常小宝宝一样。 可是孩子就是不说话,偶尔小丽也是控制不住自己的

  • 孩子胆小怎么办
    孩子胆小怎么办

      胆小并不可怕,有很多家长一看到自己的孩子见到陌生人就会哭泣,见到稍微有点难做的事情就显示出了退缩的样子,他们就开始为孩子担心,担心孩子就此形成了孤僻懦弱的一面,这样对于孩子的成长和以后的发展是很不利的,亲亲宝贝网的专家解说,孩子胆小的这一现象的形成和很多方面的因素都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是由于家庭氛围的关系的唱戏导致的,现在的家长工作都很繁忙,很多家长更是成为了没有伙伴玩耍的留守儿童,有的孩子整体与电脑为伴,不仅让孩子的视力早早患上了近视的困扰,并且对于孩子形成孤僻冷漠的心理有了很多的影响因素。   对于胆小这一现象,在此专家也指出有的孩子谨慎和软弱是天生的,稍微的退缩也表现出了孩子的害羞和腼腆的天性。每个孩子的天性都是不一样的,只要孩子的心理和行为是健康的,稍有的胆小现象也是可以很快避免掉的。因此各位家长在引导孩子的胆量变得大起来的时候,尤其要注意,父母不要老想着完全改变他的个性,

  • 双职工父母如何教育孩子?
    双职工父母如何教育孩子?

                         良好的“家教”对于现代家庭来说特别困难,尤其是父母都工作的家庭,很多规矩难以贯彻执行;再加上有些父母下班后疲累不堪,又对子女觉得愧疚,说一套做一套的管教子女,更使家教的效果大打折扣。   中国人向来注重家教,因此有“早课晚导”的讲法,也就是由父母设下一些规范,并且要求小孩照着去做,久而久之变成一种自然的良好教育。   怎么样让家教随时跟着子女,变成一种自发自动的生活习惯,即使在传统社会也不容易做到,何况现在。身为职业妇女的某女士感受特别深刻:“上班时,我常想着下班后为女儿说个故事,或者和儿子玩些益智游戏,

  • 儿童患多动症可以饮食疗
    儿童患多动症可以饮食疗

                                                                  专家分析   发病率3%多动症应及早综合治疗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心理疾病,发病率

  • 家长该如何防治儿童自闭症
    家长该如何防治儿童自闭症

      预防儿童自闭症的发生,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别把孩子过分封闭于一味学习的小圈内   城市的现代化使许多人搬进了高楼,而一户一门的高楼容易给孩子造成封闭的环境。因此,应允许或鼓励孩子从高楼走下来到庭院之中,与邻居或附近小朋友玩耍、交往,建立友谊。   2、注重情商培育   情商即社会适应的综合能力。孩子仅仅学习成绩优良是不够的,还须懂得接受别人并让人接受自己,这也是爱的基本涵义。在培育孩子良好品德的同时,要教导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情和情感。   3、尽量让孩子参加集体活动   集体活动包括邻居小朋友相邀的游戏、做作业;包括学校、班级统一组织的文体活动;包括祝贺同学生日、欢送老师等等。从集体活动中体验友谊、智慧与温暖。   4、为孩子的交友创造条件   不仅应允许孩子走下高楼、走出家门,也应允许孩子把小朋友请进家门。为孩子提供交朋友的机会,教给他(她)交朋友的艺术、

  • 孩子生气了如何引导
    孩子生气了如何引导

    原标题:孩子发脾气时,90%的家长都说错了,你说的什么? 最近听一位宝妈向我抱怨说自家的孩子上幼儿园特别容易发脾气,别人和他一起吃饭不开心了要生气,别人不小心碰到了他最好的节目要生气,就连有时我去接孩子,接晚了他也会生气。为啥我家的孩子这么容易生气呢?对于孩子生气,你通常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经常会有家长说,我家的孩子只要有一点不顺他的意,立马原地爆炸。讲道理听不进去,给好吃的也不买账,有时真怕他长大了越来越不像话。但是你知道吗,孩子在生气的时候往往也在向我们表达一些信号。 1、孩子生气时没有得到满足 孩子在三个月的时候就会生气了,可见当孩子逐渐有意识之后,他们会有自己的想法,如果我们无法满足孩子的诉求时,他们往往就会生气,比如吃不到好吃的零食,玩不到想要的玩具。正所谓会哭的孩子有糖吃就是这个道理。

  • 不同性格母子的教育方法
    不同性格母子的教育方法

                          A类:积极活跃的行动派   宝宝:这类宝宝往往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对新玩具、新事物都兴趣十足,但常常很快就会厌烦。   妈妈:这类妈妈喜欢追求新鲜事物,朋友众多,善于平衡人际关系,但常会强制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   B类:敏感消极的内向派   宝宝:这类宝宝比较认生,喜欢缠着大人,习惯一直依附在妈妈身边。动不动就会哭,每次哭闹的时间很长。   妈妈:这类妈妈对于压力和刺激比较敏感,容易苦恼,情绪一旦低落,就需要调整很长时间才能振奋起来。   C类:从容自主的思考派   宝宝:这类宝宝即使看到旁边的孩子哭,也不会受到影响。与新玩具相比,他更看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