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宝百日咳用什么药治疗
    宝宝百日咳用什么药治疗

      百日咳是小儿常见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是由百日咳杆菌所传染的。对于已经感染上百日咳的宝宝,用什么药治疗最好呢?请看本文给出的详细指导。   百日咳是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有鸡鸣样吸气声为主要特征。如果治疗不当,常可并发肺炎、脑病等。另外,百日咳病程长,可持续2—3个月以上,所以对孩子的健康影响很大。因此一旦发现孩子患有百日咳应及早进行治疗。   对于百日咳患儿应及早选用抗生素,以清除鼻咽部的百日咳杆菌。如红霉素每日每公斤体重50—100毫克,分2次肌内注射;也可酌情使用复方新诺明或增效联磺片,每次半片,日服2次。以上抗生素应连续应用7—10天。如使用某一种抗生素5天不见效时,可另换一种,如果同时使用2种抗生素也并不能提高疗效,因此以单用为好。在应用抗生素过程中,家长应注意观察以便早期发现其不良反应。据法国医学杂志报道,对于痉挛性咳嗽,用其它药物不能

  • 预防流脑的食疗方法11则
    预防流脑的食疗方法11则

      流脑是一种非常普通的传染病,对于家长们来说,要帮宝宝积极的做好预防流脑的工作,在这里,亲亲宝贝小编就推荐几款,预防流脑的食疗,以供妈妈们的参考。   1.大蒜5~10克,去皮捣烂,加凉开水500亳升,泡水取汁,放适量白糖,分2~3次服用,连有5~7天,可以防治流脑。   2.银耳30克,红枣10枚,加冰糖炖,每日1剂。   3.核桃仁00克,红枣12枚,加冰糖炖服,每日1剂,直至病情全部好转为止。   4.山楂15枚泡水饮服,有利于疾病的缓解和治愈。   5.豆浆500毫升,蜂蜜2汤匙,分两次服用。   6.绿豆50克,红枣10枚,加水煮至豆烂,放白糖适量,分次服食。 预防流脑的食疗方法11则   7.宜多吃新鲜橘、苹果、红枣、葡萄、胡萝卜、番茄等,量不限。   8.橄榄10枚,萝卜250克。二味洗净加水煎汤,当茶饮。   9.鲜荸荠不拘量,水煮汤,代茶饮,可防

  • 千万别把传染病当作感冒
    千万别把传染病当作感冒

      宝宝的传染病有很多,有几种传染病的症状和感冒有些相似,因此,在这里,亲亲宝贝小编提醒家长朋友,千万别把传染病当作感冒。特别是以下九种疾病初状像感冒,家长要应引起注意。   1、百日咳:属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见于小儿。其特征是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并伴有深长的鹭鸶鸣样吸气声。本病初期与感冒症状相似,容易混淆。一般经过7~10天左右,出现特征性痉咳,即阵发性短促咳嗽,声声相连,连续十余声或几十声,随之深吸气发出鹭鸶鸣样高调吼声,暂时间歇后再反复发作。病程可达三个月之久。   2、麻疹:婴幼儿多发,全身皮疹和颊黏膜有麻疹白斑,3~5天即蔓延全身,高热40℃持续不降,若无异常两周即愈。   3、脊髓灰质炎:属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儿童,尤其好发于5岁以下小儿,故又有“小儿麻痹症”之称。主要表现为发热,一般在38℃~39 ℃之间,伴多汗,并有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炎症现象,

    标签:传染病
  • 如何阻断乙肝的母婴传播
    如何阻断乙肝的母婴传播

      对于患有乙肝或者曾经患过乙肝的妈妈,难免会担心会把乙肝传染给宝宝,那么,如何阻断乙肝的母婴传播呢?本篇资讯就给出了详细的解答与指导。   乙肝患者也有生育的权利,而围产期传播是乙肝母婴传播的主要方式,孩子多在出生时接触母亲的血液和体液被感染。感染的年龄越小,越可能成为慢性肝炎。因此,阻断母婴传播对控制乙肝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公认的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有效方法已经写入了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具体为:1.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然后间隔1及6个月注射第二及第三针疫苗,其保护率为87.8%;2.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对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最好在出生后12小时内,剂量不小于100国际单位,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也可在出生后12小时内先注射一针免疫球蛋白,1个月后再注射第

  • 如何诊断出孩子患了腮腺炎
    如何诊断出孩子患了腮腺炎

      腮腺炎对绝大多数家长来说,并不陌生,因为它是一种很常见的宝宝疾病,其传染性也极强,那如何诊断出孩子患了腮腺炎呢?对于这个问题,本篇资讯给出了详细的解答。   腮腺炎的诊断:   1.流行病学:   当地有流行,并有与病人接触史,以冬春季为多见。   2.临床表现:   以耳垂前下方为中心肿胀、发硬与压痛,且多为双侧,并不成脓。部分病例可并发睾丸炎、心肌炎、胰腺炎、脑膜炎等。   潜伏期:14-24日,以17-18日最为多见。   前驱期:1-2日,常有发热、倦怠、肌肉酸痛、食欲减退,呕吐,头痛、结合膜炎、咽炎等,偶可首先出现脑膜刺激征,多数患者可无前驱期,以耳下部肿、痛为最早症状。 如何诊断出孩子患了腮腺炎   腮肿期:腮肿一般多为两侧性,可先见于一侧,1~2日后另一侧亦肿大,肿胀的腮腺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蔓延,2~3日达高峰,局部疼痛,张口或咀嚼时更明显,表面灼

  • 3至7岁的孩子患流感的几率高
    3至7岁的孩子患流感的几率高

      流感是每个人都有可能感染上的一种最普通的传染病,特别对于小宝宝,最容易受到流感的侵扰,在宝宝人群中,专家提醒,3至7岁的孩子患流感的几率高,下面请看相关详细内容。   根据卫生署预防医学研究最新发布的资料显示:流行性感冒可分为A型和B型两大类型。依季节分:A型多在较炎热的四到十月发生,其中又以四、五月发病最多;   B型多在十二月和一月较寒冷的季节流行。依年龄来说,研究人员把病患年龄层分为婴儿、托儿所、幼儿园、国小、中学、青壮年和四十岁以上等七期。 3至7岁的孩子患流感的几率高   结果显示:近八成的流行性感冒病毒都是从十二岁以下的小朋友身上分离出来的。其中又以三到七岁的幼儿园小朋友所占比例最高。由此可知幼儿园小朋友被感染的机会最多。   在A型之中,最近又分离出A1、A2等类型,A1型流行性感冒,患者的具体症状,除一般感冒症状外,常有高烧不退、骨节酸痛等情形,是流行性感

  • 冬季呼吸道疾病的预防要点
    冬季呼吸道疾病的预防要点

      冬季是疾病的高发时期,特别是呼吸道疾病都容易在冬季复发,对于身体抵抗力不强的宝宝,一个要在冬季做好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工作,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冬季呼吸道疾病的预防要点。   几乎对所有的孩子来说,下面的几点都应该是要注意的:   随温度增减衣服:冬天里气温变化较大,家长应注意及时地为孩子增减衣服,否则穿的少了容易着凉,穿多了易出汗。   定时开窗通风换气:冬季里因为怕冷,家里开窗通气的次数少了,有些甚至从不开窗。新鲜的空气进不来,会使居室空气里的病菌大大增加,容易导致呼吸道疾病,所以应经常开窗通风,如果担心屋子里气温降低,可以一个一个房间进行,这样既达到目的,又不会把家里搞得太冷。   大一点孩子要加强防病知识的教育:3岁以上的孩子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告诉他不要用脏手揉鼻子、眼睛和嘴巴,这样容易将病菌带入体内而患病。   小一点孩子要多洗手:3岁以下的宝宝非常好奇,喜欢用双手

  • 冬季治水痘需要合理用药
    冬季治水痘需要合理用药

      亲亲宝贝小编友情提醒,经呼吸道和接触传染的水痘,在冬天里极易发病,所以对于冬季感冒水痘的宝宝,妈妈们一定要注意合理用药,本篇资讯,我们就重点的来讲讲这个问题。   水痘症状主要是皮肤瘙痒、高热、食欲不振等,但临床中却发现,有些家长因错误用药、护理不当,往往使患儿出现中耳炎、脑炎、皮肤感染等后遗症。因此,为减轻患儿痛苦,现将一些对付水痘的用药经验与大家分享。   水痘初现:喝点抗病毒冲剂   一天,一位朋友领着4岁的儿子来找我。孩子额头、手心有些发热,前胸和后背有5个红色斑丘疹,其中两个皮疹出现水滴样小水疱。查体结果是,嗓子稍微有点红,其他正常,看样子像水痘。我只给孩子开了点抗病毒冲剂,以达到清热解毒、退热的效果,如果孩子痒就局部搽一下炉甘石洗剂。 冬季治水痘需要合理用药   水痘多伴高热:不要用阿司匹林   过了几天,孩子的水痘明显增多,还出现高热,最高达到38℃,再次

  • 麻疹的传染方式和预防办法
    麻疹的传染方式和预防办法

      麻疹是一种很强的传染病,它到底是通过什么来传染的呢?本篇资讯,我们就重点的来讲讲,麻疹的传染方式和预防办法,妈妈们一定要看看。   近些年来,在大城市基本上没有发现麻疹,关键是开展了麻疹疫苗接种。有些地区,特别是边远山区由于预防接种没有普及,漏种的孩子较多,仍有麻疹发生,甚至发生流行。接种麻疹疫苗后,在孩子的体内产生了免疫力,即使接触了麻疹患儿,麻疹病毒进入了体内,也不会再得麻疹。但是,麻疹疫苗的接种要按规定,有始有终地进行,少打一针也不行,否则体内的免疫力即抗体水平不能达到有效的程度,影响预防效果,一旦麻疹病毒侵入,仍有可能得病。   在麻疹患儿的鼻腔和咽喉部、有大量麻疹病毒存在。当患儿咳嗽、打喷嚏时,飞沫中带有麻疹病毒,与患儿有密切接触者,可直接通过飞沫,经呼吸进入体内。如患儿居室通风不好,空气中的病毒密度高时,也可以通过间接的方式,如通过患儿的玩具、书本、餐具而传染别的孩子。

  • 宝宝患水痘妈妈要怎样正确护理
    宝宝患水痘妈妈要怎样正确护理

      水痘对每个妈妈来说都应该不会很陌生,因为它是一种发病率极高,且传染性极强的一种宝宝疾病,对于患了水痘的宝宝,妈妈一定要做好正确的护理工作,下面我们就详细的来看看,宝宝患水痘妈妈要怎样正确护理。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病患者,多是一至十四岁的孩子,水痘传染性强。患者为主要传染源,出疹前1~2天至出疹后5天都有传染性。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直接接触传染或接触患儿的衣服、被褥、玩具等被间接传染。一次患病可获得终生免疫,第二次患病的比较少见。   水痘的潜伏期为14~15天左右。水痘发病急骤,大都先见皮疹,同时有中、低度发热以及不适等症状。皮疹多数见于躯干和头部,也可见于腋部、四肢稀少,偶见于掌心和脚底。皮疹初期为红色小斑疹和丘疹,隔数小时或一日后很快变为疱疹,呈椭圆形,大小不等,周围有红晕,以后结痂,至数日

  • 春季千万别忽视传染病肆虐
    春季千万别忽视传染病肆虐

      宝宝传染病的种类很多,因此宝宝平时要做好预防各种传染病的工作,特别是在春季,各类细菌滋生,更容易导致传染病的复发,希望家长朋友们要引起重视。   6个月至3岁最易“中招”   最近,我国香港地区部分学校出现流感疫情。不少妈妈担心,自己的宝宝感冒了,会不会也是流感?甚至还有妈妈担心:孩子上托儿所、幼儿园容易交叉感染,为了预防起见,还是不去的好。   其实,来自本市43家流感监测点医疗机构的最新结果显示,近期本市流感人数未见明显增加。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流感散发病例均未超过去年同期。因此,市民不必担心。   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是流感的高危人群。此外,5岁至18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也是流感的高发年龄组,其感染率可在50%以上。流感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呼吸道炎症、咳嗽、咽痛等,因咳嗽、打喷嚏和粘液一同飞散在空气中,侵入别人的鼻腔、咽喉,其

    标签:传染病
  • 流行性腮腺炎的有效防治办法
    流行性腮腺炎的有效防治办法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极为常见的传染病,多发于宝宝身上,因此妈妈们一定要帮宝宝做好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工作,下面我们就详细的来看看,流行性腮腺炎的有效防治办法。   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治办法:   据了解,近期有多名小患者因面部肿胀到口腔科就诊,医生检查孩子的口腔后发现并没有能引起面部肿胀的患牙,经过进一步咨询家长了解孩子的其他症状后才确诊,这些孩子得的是流行性腮腺炎。   济南市口腔医院儿科主任、副主任医师邵林琴主任介绍说,流行性腮腺炎(以下称流腮)像流感、流脑一样都属于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以通过唾液飞沫传播,发病的时候一般比较急,也没有什么征兆,发病时一般有发热、害冷、头痛、咽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春季是流腮的好发季节,14岁以下儿童是主要的感染对象。 流行性腮腺炎的有效防治办法   流腮最具特征性的症状是腮腺部位肿胀,肿胀部位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

  • 宝宝春季如何有效防麻疹
    宝宝春季如何有效防麻疹

      麻疹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近期专家指出,麻疹有了流行的新趋势和新特点,因此,家长一定要帮宝宝做好麻疹的预防工作,尤其是在春季,下面我们就详细的来看看,宝宝春季如何有效防麻疹?   麻疹病魔卷土重来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疫苗出现以前,麻疹曾在世界上多次大流行,无数儿童的生命受到威胁。1965年,我国疫苗研制成功后,随即在全国推广应用,使我国儿童麻疹的发病率迅速下降,不少地区多年来已控制了麻疹的流行。然而,新世纪开始以来,我国麻疹的发病率又在逐年上升,特别是近三年,我国每年发病都在十几万例。卫生部公布的传染病疫情报告显示,去年2、4、5、6四个月份,全国报告麻疹发病数均居传染病发病的前五位。表明沉寂三四十年的麻疹病魔卷土重来。   向小婴儿伸出魔爪   以往的麻疹确实不易感染半岁以内的婴儿。因为宝宝从娘胎里带来了抗体武器,足够防身半年之用,麻疹病毒不能侵

  • 水痘患儿千万别轻易揉眼睛
    水痘患儿千万别轻易揉眼睛

      亲亲宝贝小编在此友情提醒,水痘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传染病,因此,对于患水痘的宝宝,小编提醒家长们,千万别让宝宝揉眼睛,想知道其原因就请看看本文详细内容吧。   水痘的发病人群以中小学生和托幼儿童为主。若婴儿感染水痘病毒,可为其套上手套,避免用手揉眼,防止病毒感染眼睛,形成角膜炎,影响视力。皮肤科专家提醒家长说,水痘传染性强,最易在托儿所、中小学校发生群体性感染,目前防止水痘病毒感染和传播的最好途径就是接种水痘疫苗和对感染者进行隔离,接种疫苗一个月后有效。 水痘患儿千万别轻易揉眼睛   水痘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内,主要通过唾液飞沫传播,亦可由于接触病人的衣物、玩具、用具等而感染。出疹前1~2天至出疹后5天都有传染性。   专家建议,家中若有水痘患者,要保持居室通风、光线充足,发热时应卧床休息;在饮食上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清淡食物为主;衣被不宜过厚过多,太热会使皮疹发痒。保持

  • 专家提醒:春季别忘了防麻疹
    专家提醒:春季别忘了防麻疹

      麻疹是人类所知的最具传染性的疾病之一,一旦接触了麻疹病毒,几乎所有未曾接受免疫的儿童都会感染麻疹。既然它就如此强大的传染力,因此家长们一定要认真做好预防工作,特别是在春暖花开的春季,家长们别忘了防麻疹。   麻疹病毒:患者是唯一传染源   作为一种呼吸道疾病,麻疹病毒通常在咽喉后部细胞以及肺细胞中生长。麻疹病人是麻疹唯一的传染源,急性期的麻疹患儿,其鼻咽部、眼结膜、呼吸道分泌物、血和小便中均可含有麻疹病毒,具有非常强的传染性。当患儿咳嗽、打喷嚏、说话或哭吵时,病毒可随飞沫直接传播给他人;密切接触者也会经污染的双手而染上麻疹。得过麻疹的人则可获得终身免疫。 专家提醒:春季别忘了防麻疹   感染了麻疹,第一个征兆就是在受染后的10天至12天间发高烧,高烧可持续1天至7天。在这个初期阶段,病人会发生鼻炎、流涕、咳嗽、眼睛发红、流泪等症状,并在两颊内口腔处出现小白斑。3天到4天后,

  • 手足口病急症早期表现有哪些
    手足口病急症早期表现有哪些

      手足口病是一种极为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家长怀疑小孩患有手足口病时,建议立即去就近的医疗机构诊断,因此家长们首先要知道,手足口病的早期表现,下在我们就来详细的看看,手足口病急症早期表现有哪些?   疑似病例伴有下列表现之一者:   1.持续高热不退;   2.肌无力、肢体抖动、抽搐等加重,意识障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脑膜刺激征阳性;   3.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末梢循环不良、血压异常;   4.呼吸困难或节律不整、紫绀,肺部湿罗音增多或出现肺实变体征; 手足口病急症早期表现有哪些   5.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15×10 9/L)或显著降低(<2×10 9/L);   6.血糖明显升高(>9 mmol/L);   7.胸片异常在短期内明显加重。   【知识补充】洗手-手足口病根本的预防措施   饭前便后洗手这是从幼儿

    标签:手足口病
  • 春季最需警惕水痘的偷袭
    春季最需警惕水痘的偷袭

      亲亲宝贝小编提醒家长朋友们,春季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时期,特别是水痘,最容易在春季复发,因此家长们一定要认真做好防护工作,以免宝宝农受到水痘的偷袭。   据专家介绍,水痘是由水痘-疱疹病毒引起的以皮肤出疹为特征的呼吸道传染病,病毒通过空气飞沫直接传播。在幼儿园、小学等儿童较为密集的地方,儿童普遍易感,极易造成流行。   传染上水痘病毒后,一般潜伏期为10-23天,继之出现发热,全身不适,全身皮疹,剧烈瘙痒及皮肤损害和口腔黏膜疱疹。 春季最需警惕水痘的偷袭   专家告诫针对水痘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水痘疫苗威可檬,这是由国家卫生部批准的在我国上市的水痘疫苗,维持免疫时间长,可有效地保护易感人群。

  • 帮宝宝预防肠道病毒EV71的办法
    帮宝宝预防肠道病毒EV71的办法

      肠道病毒EV71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手足口病,它一般是在孩子之间互相传染。患者在得病第1周最易传染他人,而患者的粪便在数周内仍具传染性。因些家长们要宝宝做好预防工作,下面请着详细的预防办法。   预防是避免染病的首要方法:   1、饭前、便后,以及处理尿片或其他被粪便玷污的物品后应洗净双手。   2、双手被呼吸系统分泌物弄污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3、打喷嚏或咳嗽时要掩口鼻,并妥善清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 帮宝宝预防肠道病毒EV71的办法   4、儿童的玩具或其他用品应常常彻底清洗。   5、病童应留在家中,直至发热及红疹消退才回校上课。   6、尽量少到人多的地方   亲亲宝贝小编友情提醒,宝宝患病,父母要悉心照顾:   1.患儿应留在家中,直到热度、皮疹消退及水疱结痂。患儿用过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应彻底消毒。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到人多的地

  • 预防宝宝手足口病的15字方针
    预防宝宝手足口病的15字方针

      手足口病对许多家长来说并不陌生,因为它是一种发病率极高的传染病,对于手足口病,我们主要要做的就是对它的预防,在这里,亲亲宝贝小编告诉家长们,预防宝宝手足口病的15字方针。   15字方针预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目前无疫苗,关键是从日常的生活预防。只要做好预防措施,发病率就会下降。   常洗手、勤开窗(通风)、喝开水、食熟食、晒衣被,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带手套处理患者的分泌物、污染的器具;少去拥挤的场所,   不要过于劳累,增强免疫力。这些都可以预防手足口病。有人说打丙种球蛋白增强小儿免疫力来预防手足口病,专家对此做法表示不赞同。另外,广东有些市民会煲一些中药服用,专家表示这并非手足口病治疗指南的内容,而手足口病治疗指南是根据国内外的发病情况制定的。 预防宝宝手足口病的15字方针   【知识补充】   家庭如何消毒预防手足口病?   患儿的家庭应使用肥皂、消毒液对日

    标签:手足口病
  • 详述小儿猩红热的症状与护理
    详述小儿猩红热的症状与护理

      小儿猩红热是由产红疹毒素的A群(组)P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多发于3岁以上的小宝宝身上,本篇资讯我们重点要讲的是小儿猩红热的症状与护理,下在一起来看看详细内容吧。   疾病特点   猩红热主要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的。该病的潜伏期一般2~4天,也可长达10 天。   本病无持久免疫,可屡次患病。   由于猩红热没有疫苗,因此预防猩红热的最好办法就是增强宝宝的免疫力。 详述小儿猩红热的症状与护理   护理要点   一旦宝宝出现上述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宝宝就诊。医生通过验血常规(白细胞明显增高)、咽拭子培养(如培养出溶血性   链球菌,可以确诊是猩红热),使用有效的抗菌素,宝宝体温即会降低,皮疹逐步消退。   发高烧时,除了给他服用退热药,还要多饮水,帮助毒素排泄。   皮疹严重的宝宝会出现脱屑,应及时洗澡、换衣,保持皮肤清洁。   猩红热患儿用抗菌素治疗,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