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教案幼儿园教育亲子活动亲子游戏
  • 我说的话 VS 我孩子听到的话
    我说的话 VS 我孩子听到的话

    当时,我有一个孩子,所以我经常用我在托儿所和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课程的儿童发展课程学到的东西。例如,像“用你的话”这样的短语成为我词汇的一部分。这些词组,以及更通用的,像“得睡觉了”,一阵傻笑,或者追逐的即兴游戏。然而,我对他们说了一遍又一遍。有时候我在想这个小家伙是否真的理解了我的话,因为她经常做完全相反或完全不同的事。 我说的话:将你的身体放轻松。 我孩子听到的话:让它全部出来,把东西放在里面是不好的。做那件事,会让你看起来像是没有呼吸,告诉我谁的老大。 我说的话:用你的话来说。 我孩子听到的话:不要用你的话。留作后用。哭泣,尖叫,发牢骚。只是请不要用你的话。 我说的话:是时候去便盆小便了。 我孩子听到的话:不用管,坚持自己不要去。我们可以一直在浴室里疯狂地跑。 我说的话:温柔的抚摸。 我孩子听到的话:戳你的妹妹,如果你会

  • 如何平衡两个孩子的亲子阅读
    如何平衡两个孩子的亲子阅读

    对于哥哥的亲子阅读之路,不谦虚地说,妈妈是非常自豪与成功的;而对于弟弟来说呢,妈妈则是感觉非常惭愧的。虽说兄弟俩的亲子阅读可以同时进行,但...单独分给弟弟的时间,真是少之又少,不仅仅如此,在很多方面,妈妈都感觉做得很不理想,有待改善,但又心有余而力不足。 【开始之晚】如果说哥哥的亲子阅读,是自小朋友6周大就正式开始了的话,那么除去胎教时期的阅读,弟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地听故事,是满两个月之后,而且还是妈妈在为哥哥读书之时,弟弟作为旁听生躺在一边沾了哥哥的光。 【书非玩具】爸爸妈妈在育儿路上,非常相信先入为主的观念,为了让哥哥自小喜欢上书,明明的第一件玩具是一本布书,如果妈妈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在满月之时;而弟弟呢,第一件玩具就是玩具,第一次接触书、将书作为玩具拿在手中,就是此博文配图的随拍,此时的弟弟已经满5个月了。 【非适龄书】哥哥的

    标签:亲子阅读
  •  责备孩子的五个原则,父母们都了解吗?
    责备孩子的五个原则,父母们都了解吗?

    “你怎么这么不听话?”、“你到底想怎麽样?”、“我快受不了你了!”一天内这几句话不知重复出现了多少次。虽然你的立意是希望孩子变好,但结果却只让孩子的自尊心瓦解,而他还是不会改变。 通常我们责备孩子时,除了针对他犯错的地方之外,还会附加一些无意义的人身攻击来屈辱对方。当然,喋喋不休与责骂都是为了孩子好,但孩子听起来却不是这麽一回事。因为他不觉得自己有错,因此只会感到爸爸不理解自己、对自己冷酷。其实责备最重要的地方在于如何减少说者与听者间的认知差异,以及如何形成双方的共识。 孩子太小的时候不要骂 说教在程度上是轻微的,责备可不是,因此等到孩子开始听得懂话的时候再责骂他。责备一个听不懂话的孩子,因为他不懂你在说什麽,所以到最后只有你一个人气得半死。虽然每个孩子能理解责备的时间不同,但大部分都要等到五岁之后。当然,如果你

    标签:家庭教育
  • 孩子缺乏安全感如何教育
    孩子缺乏安全感如何教育

    1、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当孩子处于不安的环境中时,孩子会有恐惧感和不安的情绪,会认为爸爸妈妈是不是因为自己不乖才吵架?他们是不是不爱我了?会不会离开我?孩子对大人的争吵无能为力,因此只能自己躲起来悄悄哭泣,或者是一个人生闷气,或者会把这种怨气累积在心中,长大后就会形成扭曲的价值观。因此,家长们应该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舒适,和谐,温馨的生活环境,这对孩子的安全感的建立至关重要。 2、告诉孩子这个世界是安全的 孩子如果对这个世界产生怀疑,那么就会对任何人失去信任,从而就会产生不健康的心理,所以父母时常要用言语和行动告诉孩子,这个世界是安全的,即使有什么危险也会很快过去的,父母也会一直陪在他身边。 3、父母可以经常和孩子一起做游戏 多参加亲子活动,花些心思设计一些简单的游戏或者是手工制作,可以让孩子在玩耍中学习,使父母

  • 60个让你的孩子今晚感到很特别的方法
    60个让你的孩子今晚感到很特别的方法

    我们所有的时间花在了“最好”的育儿技巧,“正确”的学校系统和我们所有的不足上,我们经常忽视父母的简单的真理:我们的孩子只是想听到和看到的;我们的孩子只想被重视,被尊重和被爱;我们的孩子只是想要我们在身边。 所以今晚,在睡前的混乱开始轰隆隆如同一场风暴,你的智慧和耐心完全没有了,花一点时间想想“现在,我怎样才能帮助我的孩子在这一刻感受到爱呢?我怎样做才能让他们感到特别?” 因为关于爱,它不单单是一个字,它是动态的。不仅仅是听,还有感觉。爱需要参与,并且为之努力,而不是金钱或者技能,甚至大量的时间。我们只需要伴随着一些基本的体贴和关心去问,分享,给予,玩耍,听。 所以我想提供一些简单的建议: 问... 1.你一天中最好和最坏的一部分是什么? 2.在我们家,你最喜欢的是什么? 3.如果你能有一个超级大国,那会是

  • 宝宝入园分离焦虑是什么原因
    宝宝入园分离焦虑是什么原因

    什么是幼儿入园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又称离别焦虑。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通过观察把婴儿的分离焦虑分为三个阶段: 反抗阶段——嚎陶大哭,又踢又闹; 失望阶段——仍然哭泣,继继续续,动作的吵闹减少,不理睬他人,表情迟钝; 超脱阶段——接受外人的照料,开始正常的活动,如吃东西,玩玩具,但是看见母亲时又会出现悲伤的表情。 分离焦虑的原因 1、环境的变化是导致幼儿分离焦虑的主要原因。 孩子对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会感到恐惧,一旦他对幼儿园的第一印象是负面的,他便觉得这个地方没有安全感。这时候就特别依赖爸爸或妈妈。 2、教育的自身特征有时也会引起幼儿分离焦虑。 孩子还在适应期间,可能老师对每个孩子不是都能照顾到,这时候没有人关心他,孩子会感觉被世界遗弃。进而渴望家里的温暖。 3、宝宝分

  • 想要告诉新妈妈的10件事
    想要告诉新妈妈的10件事

    1.日历可以做一本很好的育儿书 我们都想在送礼会上得到那些完美的剪贴簿,但并不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有。买一个有小空间可以每天记录的日历。记下有趣的东西,可爱的语录,第一句话和第一步的里程碑。你的孩子们会喜欢这个的,你会消除任何罪恶感。 2.进进出出 永远不要与你的孩子争吵他们的身体的“进”(食物),或者他们身体的“出”(尿和大便)。当我的第一个孩子很小的时候,一个很聪明的妈妈给我了这个建议,并且这个建议经受住了三个孩子的实践检验。为这些事情争吵只会导致事情更严重,没有人会赢。 3.回收 我们的这个星球上一切神圣的爱,记住,我们与我们的孩子和我们孩子的孩子彼此共同分享着这个世界,让我们将它变得更好。 4.记得你是妈妈 这意味着你要去管着他们。尖叫,甚至暴跳如雷,非理性的2岁孩子不应该有这些行为。有时候很难记住这一点,但我们的

  •  孩子在重演你的童年?
    孩子在重演你的童年?

    父母需要反思自己的童年经历 那么,应该如何反思我们之前的生活经历呢?我在参加成年人依恋度调查的研究型访谈后总结出了一些问题(诸如,家庭成员中你和谁最亲近?为什么?你在与父母分开后的感受是什么?你觉得你与父母的关系在你的成长道路上有何作用?等近14个问题)。在这次针对超过两万人的调查中,我们以这些问题作为线索,来让父母们试着回忆自己的童年。最后我们发现,无论他们来自何方,调查的结果都是一致的: 通过你如何反省自己过去的经历和人际交往对你成长所产生的影响,可以直接判断出孩子对你的依恋程度。而且通过分析,父母对以上问题的回答可以反映出两点: 1、你的孩子对你存在怎样的依恋。 2、你对你的父母可能存在哪种依恋。 安全型依恋 大多发生在主动发掘自身记忆的人身上。如果你始终可以正视那些回忆,即使它会造成你

  • 德国妈妈的育儿心得
    德国妈妈的育儿心得

    1、怕什么缺乏主见,孩子必须无条件遵守家庭规则 以前我看育儿书上讲,不要对孩子说“听话”,而是应该鼓励孩子有自己的见解,不然就会容易形成服从权威,缺乏主见的性格。但是在德国家庭中,孩子是必须听从父母话的,而且必须服从规则。这里的听从,主要从行为举止上来讲。比如吃饭必须坐在饭桌上吃,不可以靠在椅背上。不可以玩食物,也不可以浪费食物。吃完自己盘子里的,再拿新的食物。公共场合说话声音要小,不可以影响到其他人。大人说话时,不可以随便插嘴。玩完玩具,要整理好。诚实,不找借口。遵守时间。“请、谢谢”等礼貌用语,更是融入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总之规矩很多,但有一条很有“特色”,那就是不可以哗众取宠。如果童童故意做出一些吸引大家注意力的奇怪举动或声响,都将被漠视。几次之后,自然不会再犯。渐渐地,童童就发现,自己遵守规矩,举止文明,更能得到长辈的鼓励和嘉奖。而让孩子遵守规矩,行为有界限,和她

    标签:家庭教育
  • 一所好幼儿园的4大标配
    一所好幼儿园的4大标配

    各种玩的机会 孩子需要一个人独自玩耍,也需要获得和其他孩子一起玩的时间。通过玩,孩子可以发展自己的运动技能。玩也可以给孩子带来很多方面技能的发展,比如,画画可以锻炼他的手部精细动作,可以激发他的想象力;跳跃奔跑,可以锻炼他的大动作能力;和小朋友一起玩扮演游戏,可以激发他的创造力。 社交的机会 对于3岁左右的孩子来说,在这个阶段,他需要和其他孩子交往。孩子会渐渐发现和小朋友玩是件有趣的事情。通过和不同的小朋友一起玩,他会学到一些交往技巧,会在和不同的小朋友的社交过程中亲身体会到,在一些时刻别人会如何对待他,比如当他抢了别的小朋友的玩具时,当他不和别人分享时。这样他也就慢慢地学会了很多时候需要分享,需要考虑别人的感受,需要轮流玩,需要让一让别人。

  • 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好奇心
    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好奇心

    尊重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每个孩子在小的时候好奇心都是很重的,但是这种好奇心不是都是不好的,好奇心是人们对新鲜事物或者新奇事情产生的一种心理,所以我们要尊重孩子的好奇心。 每个父母都希望培养出有自信的孩子,只是有些家长用对了方法,有些家长采用的策略却适得其反。最常见的一种扼杀孩子自信心的古老方法就是:“孩子表现好是应该的,不要给他们太多的称赞,以免他们志得意满,不再力求上进。永远要告诉孩子他的缺点,他还有哪些可以努力的空间,这样孩子才会继续不断的努力,总有一天可以出类拔萃。虽然在我心里以孩子的表现为傲,但是绝对不能说出来,因为这样会妨碍他成长的空间。” 可能还有很多父母抱持着这种为孩子好的苦心。孩子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下成长,为了得到父母的赞许,只好不断的努力。但是就算有再高的外在成就,心里始终认为自己不够好,因为他已经习惯不断用更高的标准

  • 宝宝多大上幼儿园最合适
    宝宝多大上幼儿园最合适

    目录: 1.多角度综合考虑宝宝入园时机 2.哪个季节送宝宝更合适? 3.低龄宝宝入园利弊分析 多角度综合考虑宝宝入园时机 目前社会上还没有任何机构证明宝宝何时入园更科学、更合适,父母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综合考虑,做出一个相对合理的结论。从父母的角度来考虑:父母应具备送宝宝上幼儿园的心态。当为宝宝选定一家幼儿园,送宝宝上幼儿园时,父母应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安排好接送宝宝的时间。尤其是家中的老人,更要安排好自己的业余生活,不至于不看护宝宝,自己空虚,时不时打电话问宝宝在园情况或者到幼儿园看宝宝。成人的心理没调节好,

  • 正面管教之怎么管教不听话的孩子
    正面管教之怎么管教不听话的孩子

    我的孩子怎么了? 从一岁左右,你的宝宝开始走路和说话,他会变得较为独立。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他会测试自己自主能力的限度,冲动地去探索,并对种种事物作出试验。作为父母,会很难接受他由一个事事依赖你的婴儿,变为一个经常试探你底线、跟你作对、令你生气的捣蛋鬼。 这个阶段可能会持续至上幼儿园前。其实他只是从实验中去认识自己的能力和周围环境对他的要求,并非故意。因此,你需要更多地了解孩子的发展特性,教导他成为一个可以愉快合作的孩子。 什么是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就是用有建设性和不伤害孩子的方法去帮助他建立良好的行为。孩子需要你的适当引导才能学会什么是可以做和不可以做的;你的认可和鼓励也能帮助他自我肯定,建立安全感。 管教指南(一) 给他关注和赞赏 平日你的宝宝自己坐下玩或见到不能碰的东西就自动走开时,就要给他关注,并且称赞他。不要以为好的行为是理所当然而只留意到

  • 法国妈妈育儿经之诺一男神养成记
    法国妈妈育儿经之诺一男神养成记

    一、夫妻关系高于亲子关系 在上海卫视播出的《花样爷爷》中,安娜与刘烨大秀恩爱,看得爷爷们不好意思,这不是作秀,而是法国人在有孩子后,夫妻关系依旧高于亲子关系。 夫妻关系在婚姻中有不可撼动,不会因为有了孩子而改变。在一个充满爱、气氛和谐的家庭中成长,孩子必定博爱。 二、欣赏自己的爱人 安娜眼中的刘烨可爱、帅气,每每谈到火华社长她都洋溢着幸福,虽有孩子,他们的感情却更加升温,对另一半的崇拜与赞许,是一个聪明女人处理婚姻关系的法宝。一味地埋怨对方不会带孩子、不会帮忙做家务、不会照顾自己的情绪,只会让对方更加疏离。 三、不沦为孩子的保姆 法国妈妈信奉“世界上没有完美的母亲”,她们不会只以孩子为中心,生完孩子后,她们依然优雅,给自己时间和空间,参加社交活动,把自己收拾得很精致。 四、孩子也要平等 法国人不会以父母的权威来震慑孩子,她们会走进孩子的内

    标签:家庭教育
  • 怎样培养孩子记忆力
    怎样培养孩子记忆力

    1、给小朋友练习闪卡。闪卡可以在和宝宝玩耍的时候,有意识的拿出来让孩子看,或者自己做一些小卡片,数字,字母,图行之类的,让孩子玩出记忆力。 2、孩子的记忆力是有限的,所以要及时复习,反复的重复你想要宝宝记住的事情。 3、多给孩子听音乐,多听一些简单好记的儿歌,可以经常唱给孩子听,在唱的过程中可以先读一遍孩子听,这样孩子会学的很快,而且记得牢一点。 4、背诵也有益于孩子的记忆力,背诵的同时要通过讲解让孩子明白其中的意思,可以以故事的形式给孩子讲解,这样会加深孩子的记忆。 5、在记忆的过程中,最好加上图像,调动孩子的眼,耳,手,鼻等加强孩子记忆力,生动的画面会让孩子觉得更有趣记得更牢。

  • 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目录: 1.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2.为什么孩子没有责任心 3.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责任心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一个没有责任心、价值感的孩子,将来很难获得成功。为此,本版组织了一组文字,让我们来听听专家、家长的观点。放手让孩子独立做事责任心差的孩子,大多数家境优越。望子成龙心切的父母,心甘情愿、尽其所有、尽其所能地替孩子做一切事情,满足孩子物质上的一切需要,把孩子的责任担到自己肩上。结果却使孩子缺乏奋发向上的愿望、缺乏责任心。那么作为家长,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以下原则是必须遵守的:

    标签:行为习惯
  • 如何正确教育好孩子
    如何正确教育好孩子

    目录: 1.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2.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3.引导孩子学会学习 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孩子的教育出问题了,100%根本的原因是沟通不畅。教育孩子80%是沟通,20%是指导。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父母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不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失败。 1、不当“法官”,学做“律师”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出了问题,便迫不及待地当起了“法官”,这是很危险的。孩子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父母要积极地影响与教育孩子,不了解其内心世界便无从谈起。而了解孩子的第一要

    标签:行为习惯
  • 孩子为什么不听话?因为你不会批评!
    孩子为什么不听话?因为你不会批评!

    目录: 1.孩子为什么不听话? 2.无用的批评 3.什么时候批 4.应该批评什么 5.怎么进行批评 孩子为什么不听话? 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构成了孩子无形生存空间。由于这个空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要有足够的智慧才能看得见它的存在。 当家长们与孩子在一起生活一段时间后,彼此双方就会形成对对方固定的印象和看法。在他们之间,当一件事情发生时,彼此都会根据以往的经验,按自己对对方的印象和看法来预测对方的行为反应,然后再根据这个预测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比如,

  • 孩子不听话,教养有技巧
    孩子不听话,教养有技巧

    孩子听话的前提:懂得爸妈说话含义 学龄前孩子所谓的听话,必须听懂父母说的话,也要能懂父母说话的含义,有些家长管教时会讲反话,例如:"你再皮就试试看、再丢东西就试试看",结果孩子因为不懂话中意思,就真的去试、去丢东西了,这时候妈妈就更火,而孩子也感到委屈,会问妈妈:"你不是要我试试看吗?"所以要先清楚孩子听不听得懂。 究竟多大的小孩可以听懂父母说话的涵意?张旭铠老师表示,所谓听得懂不只是语言,也包括表情、语调等,一般出生9~10个月孩子已懂得察言观色,甚至有孩子六、七个月就会。此阶段或许言语上不是很懂,但是已经会看父母表情来做互动,知道爸妈是高兴或生气,亲子互动多从这时候开始,而即便孩子已听得懂简单单字、语言,但是大脑神经理解力还不好,所以需要给时间做反应或去理解,这也是家长要先了解的。 不同阶段孩子,要用不同方式引导

  • 对孩子说“不”的十种方法
    对孩子说“不”的十种方法

    【冰淇淋吃多了不好,来点优格吧】 心理学家大卫•沃尔什(David Walsh)建议,对孩子说“不”的同时,提供其他选择。 【面条要拿来吃,不要拿来玩】 家庭谘商师琳达•索尔金(Linda Sorkin)说,与其告诉孩子不要做什麽,不如告诉他们要做什麽。 【我来教你怎麽玩吧!】 心理学家弗兰•沃尔费什(Fran Walfish)说,如果孩子拿玩具乱丢,参与他的游戏比对他吼“不要”更好。 【这样会痛痛,我们要温柔】 明星保姆玛瓦•苏格伦(Marva Soogrim)说,当孩子拉扯宠物尾巴或攀折花木时,这句话最好用。 【我们动嘴巴,不动手】 索尔金解释,孩子动手打人是一种需要发泄的表现,这

学前教育热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