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母婴健康>宝宝疾病> 消化系统>宝宝的肠子为何“乱套

宝宝的肠子为何“乱套

2008年12月20日 11:39阅读次数:944
丁丁1岁多,白白胖胖的,并且还有着一张会叫人的甜嘴。他很会“察言观色”,见什么人都会主动叫喊“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十分惹人喜欢。这一天,丁丁突
2次正常大便,以后就排出含血和粘液的粪便,像果酱样。大多数患儿在起病后4~12小时出现这种带有特征性的果酱样大便。少数婴儿来诊时尚无血便,仅肛门检查时手套上染有血迹,有时可触到套叠之头部。
  ⑷腹部包块:由于肠管发生了套叠,因而局部隆起似肿块状。在病儿安静或熟睡时,腹壁松弛情况下,在腹部可摸到“腊肠样”
  3、肠套叠如何防治
  宝宝发生了肠套叠以后,要立即送医院治疗。否则,可能会因被套叠部分的肠壁血液循环受到阻碍,使肠壁发生环死、穿孔,导致腹膜炎,甚至死亡。肠套叠的治疗,首先是通过温水灌肠复位。用这种方法治疗,宝宝痛苦小、效果较好,95%以上都可治愈。少数症状重、病程长的患儿需手术复位。如治疗及时,肠套叠一般不会引起不良后果,亦无任何后遗症。肠套叠的诊断和治疗虽然简单,但由于病情轻重不一、个体差异较大,许多患儿可能没有上述典型症状,而只有拒食、呕吐、烦躁不安或哭闹,不易引起爸妈的足够重视。因此,如果一个健康的宝宝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阵发性哭闹、面色苍白、出冷汗、精神不振时,应想到是否有可能会得肠套叠,要及时请专科医生检查。
  预防肠套叠,平时要注意科学喂养,不要过饥过饱。添加辅食品要循序渐进,不要操之过急;同时,要注意气候的变化,随时增减衣服;不擅自滥用驱虫药,避免各种容易诱发肠蠕动紊乱的不良因素。曾经患过肠套叠的婴幼儿,如遇不良因素作用,还有可能旧病复发。因此,这类病儿如果再出现肠套叠的“先兆” 症状时,便应立刻送往医院,千万不可大意。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