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母婴健康>宝宝疾病> 初生疾病>小儿黄疸面面观

小儿黄疸面面观

2007年09月14日 16:44阅读次数:518
在宝宝出生2~3天后,皮肤一般会出现黄疸,大部分在半个月后就会消退,所以对于黄疸基本不需过于担心。不过如果是连续的黄疸不退而且有加重的迹象,同时宝宝出现精神不好
在宝宝出生2~3天后,皮肤一般会出现黄疸,大部分在半个月后就会消退,所以对于黄疸基本不需过于担心。不过如果是连续的黄疸不退而且有加重的迹象,同时宝宝出现精神不好、哭闹增多、体重下降等情况时,就不可再掉以轻心了。
  简单来说,就是宝宝的生理性黄疸无须担忧,病理性黄疸则要高度重视。
  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首先来确定一下“黄疸”的概念。人体内胆红素增高所引起的皮肤、眼睛巩膜的黄染称作“黄疸”,胆红素是人体内红细胞衰老死亡后的产物,如果胆红素过多,超过了肝脏的处理能力,肝细胞对胆红素的处理能力下降,胆红素不能排出体外,就会引起黄疸。
  在一般情况下,黄疸是出现疾病的征兆,不过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却是非病理状态,是由特殊的生理特点引起的,主要是由于红细胞破坏增多和新生儿肝脏尚未发育成熟,处理胆红素的能力有限,所以大部分新生儿在出生后2~3天会出现黄疸,4~6天达到高峰,足月儿10~14天消退,早产儿2~3周后消退,在此期间,小儿除黄疸外一般情况良好,食欲佳,无其他异常情况,生理性黄疸不需要治疗,预后良好。
  不过,如果新生儿黄疸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则要考虑是否为病理性黄疸:
  1、24小时内出现黄疸;
  2、黄疸程度深,进展快,即在一天内就加深很多;
  3、黄疸持续时间长或消退后又重新出现。
  病理性黄疸是疾病的表现,要及时治疗。
  在不能确定是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时,请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因为喂养母乳而出现,其黄疸程度超过正常生理性黄疸,原因尚不十分明了,其特点是在生理性黄疸高峰过后黄疸继续加重,胆红素可达10~30 mg/dl,如果继续哺喂母乳,则黄疸会在高水平状态下持续一段时间后才开始缓慢下降,如停止哺喂母乳48小时,胆红素会明显下降50%,若再次哺喂母乳,则胆红素又见上升。
  母乳性黄疸可分为早发型和迟发型,早发型母乳性黄疸的特点是容易被忽视,因为其出现时间及高峰时间与生理性黄疸相似,不过其胆红素的最高值会超过生理性黄疸。迟发型母乳性黄疸的特点是经常在生理性黄疸之后紧跟着发生,与生理性黄疸重叠且持续不退,亦可在生理性黄疸减轻后加重。
  早发型黄疸与迟发型黄疸的比较
  早发型 迟发型
 黄疸出现时间 生后2~3天 生后7~14天
 黄疸高峰时间 生后4~6天 生后2~3周
 黄疸消退时间 两周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